当前位置:肿瘤瞭望>资讯>正文

年度盘点丨朱军教授:立足规范,探索创新,2022年淋巴瘤诊疗研究稳步前进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23/1/11 10:50:35  浏览量:5609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随着2023年元旦钟声的响起,2022年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并永远尘封历史,作为注定载入史册的不平凡一年,2022年经历了疫情的封控与全面解封,时至今日,全国人民与医务工作者仍与新型冠状病毒激烈“抗争”。

 
编者按:随着2023年元旦钟声的响起,2022年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并永远尘封历史,作为注定载入史册的不平凡一年,2022年经历了疫情的封控与全面解封,时至今日,全国人民与医务工作者仍与新型冠状病毒激烈“抗争”。即便在如此艰难的一年,国内外的淋巴瘤领域依然取得了令人鼓舞的诸多进展,为了更为清晰地了解2022年度淋巴瘤诊疗进展,《肿瘤瞭望》特邀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朱军教授进行年度盘点,高屋建瓴地概括和提炼了过去一年内国内外淋巴瘤诊断及治疗方面的新动态、新进展及未来发展趋势。
 
继续推进淋巴瘤规范化诊疗至关重要
 
2022年,我国在推进淋巴瘤规范化治疗方面迈出了重要的步伐,实现了坚实稳步的前进,在该过程中我们依然加强了多学科的协作,坚定了淋巴瘤“专科专病”的发展理念,为了提高淋巴瘤治愈率进行了不断的创新研究和探索。
 
“精准诊断”和“新药研发”齐头并进,抗体类新药和CAR-T引领淋巴瘤治疗进展
 
在淋巴瘤的规范化诊疗方面,“世界卫生组织(WHO)2022年第5版淋系肿瘤分类标准”已经发布,我们组织学习并发现:①淋巴瘤诊断的更新和进步主要集中于分子诊断、基因诊断及分子学标记等方面;②当然淋巴瘤的进展更多地体现于治疗方面,概括而言:1)新型抗体类药物的研发进展可谓首当其冲,包括双特异性抗体(例如CD20/CD3,CD19/CD3双抗)及不同单克隆抗体、抗体药物偶联物(ADC)等;2)此外,小分子药物的进展同样令人鼓舞,包括BTK抑制剂、PI3K抑制剂及EZH2抑制剂等;3)再者,细胞免疫治疗作为淋巴瘤领域近年来的热点,一如既往地获得了进展,无论在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或惰性的滤泡淋巴瘤(FL)或套细胞淋巴瘤(MCL)的治疗方面,CAR-T治疗均取得了不俗的进展。
 
综上,在过去的一年内,淋巴瘤在诊断及治疗方面均取得了较为显著的进展,因此推动了淋巴瘤诊疗水平的进步,提高了淋巴瘤的整体治愈率。
 
我国淋巴瘤诊疗进展总结
 
在过去一年,我国完成了诸多新型ADC药物的注册临床试验和国际临床试验,例如CD19 ADC药物Loncastuximab Tesirine的临床研究在我国顺利开展,几乎已经完成了关键性的注册研究,我们期待其研究结果的公布和在国内上市;另外值得特别关注的是,CD79b ADC药物Polatuzumab vedotin已经完成了在中国的注册临床试验,预计将于2023年上半年在国内上市。此外,几年前已经在国内上市并不断用于淋巴瘤临床治疗的CD30 ADC药物Brentuximab Vedotin(BV,又称Adcetris)在诸多临床研究中取得了不少的进展,我们也期待Adcetris后续在医保进入方面获得突破,从而为更多的中国淋巴瘤患者带来治疗获益。
 
在小分子药物方面,包括既往我们特别熟悉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DACi)西达本胺,另外,BTK抑制剂(泽布替尼/奥布替尼等)、PI3K抑制剂、EZH2抑制剂等小分子药物的相关临床研究均在我国稳步开展及推进中,越来越多的中国数据在推动淋巴瘤治疗进展方面发挥作用。联合治疗方面,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与小分子药物的联合应用在淋巴瘤治疗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在CAR-T治疗方面,作为近十年淋巴瘤领域非常炙手可热的研究探索方向,我国非常重视和践行CAR-T治疗的临床研究,毫不夸张地说,在CAR-T的研究探索方面,我国已然成为与美国“并驾齐驱”的一股力量,国外在近年来已经陆续获批了几种CAR-T产品,其中包括了Axicabtagene ciloleucel(axi-cel)、lisocabtagene maraleucel(Liso-cel)等,同时也报告了大样本的临床研究和长期随访数据。在国内,近年来获批了两款CAR-T产品,分别为复星凯特的靶向CD19 CAR-T产品阿基仑赛注射液(奕凯达)以及药明巨诺的靶向CD19 CAR-T产品瑞基奥仑赛注射液(倍诺达),获批用于经过二线或以上系统性治疗后成人患者的复发或难治性大B细胞淋巴瘤(r/r LBCL),并且逐渐具有向前线治疗推进的趋势,也有应用于大B细胞淋巴瘤一线标准治疗失败后的治疗。最后,在T细胞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治疗方面亦有新进展。
 
诚然,根据统计数据来看,我国在淋巴瘤整体治疗水平方面较之于国外发达国家仍有不小的差距,但是在我国诸多重要的血液肿瘤及淋巴瘤医疗中心,经过近10~20年的不懈努力,淋巴瘤诊疗水平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缩小了差距。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各方面齐心协作的前提下,必定能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健康中国2030”的癌症控制目标,即将总体癌症的5年生存率提升至46.6%,这就需要我们更坚定地推进淋巴瘤的规范化诊断及治疗,加强多学科协作和淋巴瘤“专科专病”的管理模式,在此过程中建立一支不断提高、精益求精的淋巴瘤医疗队伍,最终实现中国淋巴瘤患者的疗效和治愈率的提高。
 
朱军教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党委书记,大内科主任,淋巴瘤科主任
兼任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理事会副理事长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监事会副监事长
北京市希思科临床肿瘤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淋巴瘤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北京抗癌协会副理事长
北京癌症康复会会长
中华医学会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
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肿瘤学专家委员会委员血液肿瘤组组长

版面编辑:张靖璇  责任编辑:卢宇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淋巴瘤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