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CO2017]李进教授: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砥砺前行,肿瘤免疫治疗日新月异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17/10/10 16:36:13  浏览量:24783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编者按:在本届CSCO大会上我们看到海内外的肿瘤学者齐聚一堂,从肿瘤新药研究,医学人工智能到医疗大数据等,在各类交叉学科、基础临床成果转化的热议话题中分享了众多的学术成果、交流临床及研究经验。在2017CSCO接近尾声之际,《肿瘤瞭望》采访了新任CSCO理事长李进教授,回顾2017CSCO的亮点,畅谈肿瘤学研究的新进展。

李进教授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金秋厦门,我们看到了奋发图强、砥砺前进的CSCO
 
《肿瘤瞭望》:作为本届CSCO大会秘书长、新任理事长以及一名经验丰富的肿瘤学专家,您是如何看待CSCO二十年来的发展历程?您认为本届CSCO大会有哪些亮点内容可以和我们读者朋友分享?
 
李进教授:今年我们可以看到,会场与往年发生了一些变化,与这种变化同时存在的、更值得可喜可贺的是CSCO参会代表的热情。CSCO大会的顺利进行得益于CSCO团队的通力协作,无私奉献,更得益于从各位前辈教授、CSCO前几任理事长树立的优良传统。
 
今年是CSCO成立的第20年,在本届大会上既有一脉相承、薪火相传的优良传统,又有与时俱进、求新求变的突破。比如我们保留了5大肿瘤专场、继续教育专场;同时还扩大了肿瘤免疫治疗,医学人工智能,医疗大数据等会场规模,增加了时下具有交叉学科、基础临床成果转化特点的热议话题。今年的学术演讲比赛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通过演讲比赛我们不仅交流了经验、切磋了临床诊疗技能,我想更重要的是组建了多学科合作团队讨论的模式。这种形式多样的形式受到广大与会者的好评。不仅使得青年医生得到了学习锻炼的机会,更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临床肿瘤学领域后继有人、充满希望的未来。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是一个团结的医学集体,是一个广受好评的学术组织。目前我们的个人会员已达一万多名,团体会员已达139个之多。中国肿瘤学会的发展壮大和快速前进,离不开老中青三代肿瘤学同道的奋发努力以及国内外专家共同参与,当然也感谢有你们媒体的鼎力支持。
 
纵览肿瘤免疫新药研究,我们看到了日新月异的肿瘤学发展
 
《肿瘤瞭望》:回首中国临床肿瘤学二十年来快速发展的进程,其实也是肿瘤学专业领域日新月异、不断更新的发展过程。您关注消化道肿瘤研究领域多年,也见证了肿瘤治疗从手术、放化疗到靶向治疗,再到如层出不穷的PD-1/PD-L1肿瘤免疫抑制剂等新药研究,您是否也认同CSCO和肿瘤学研究领域一样在推陈出新、赶超时代步伐。
 
李进教授:你的问题提的很好,抗肿瘤治疗走过了很漫长的道路。几千年前,中国就开始用中草药治疗肿瘤,直至20世纪50年代有了第一代的化疗药物。化疗药的研究应用迄今也走过了四五十年的痛苦历程。由于化疗药物的疗效较差、毒副作用较大,并不能显著延长肿瘤患者的生存期及提高生存质量。在那个谈癌色变的年代,患者是充满恐惧的,而肿瘤医生也是充满沮丧的。
 
从21世纪开始,我们进入了分子靶向药物治疗肿瘤的新时代。至此开始的肿瘤新药研发速度是非常快的。昨天我们刚刚进入分子靶向时代,今天我们马上就要进入免疫治疗的时代。
 
分子免疫治疗也是分子靶向治疗的一部分,实质是还是靶向,即使用stat3抑制剂,PD-1、PDL-1的单克隆抗体,这些免疫治疗的药物都属于分子靶向药物的范畴,只不过在分子靶向药物的范畴内有了一个明显的提升,这个明显的提升主要体现全新的治疗机制和令人振奋的治疗效果上。
 
今年FDA批准了用错配修复基因分子标志物来预测疗效,用来指导我们临床用药,如果错配修复基因缺失的实体瘤,可以应用PD-1单抗pembrolizumab等肿瘤免疫抑制剂治疗。FDA对PD-1/PD-L1等肿瘤免疫抑制剂的审批也是史无前例的。用一个分子标志物,一个药物来治疗实体瘤,可以说是肿瘤学治疗领域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再言及目前国内外研究的如火如荼PD-1/PDL-1抑制剂,我们肿瘤学医生和研究者也需要保持一定的冷静,要清晰认识到肿瘤免疫抑制剂的优势与不足,认清其中需要进一步完善的相关研究问题。比如关于PD-1抑制剂的治疗获益筛选,即生物预测指标的研究,有传统的PD-L1表达量的检测,错配修复基因的筛选,以及CD8阳性的标记物筛选等。再者是PD-1抑制剂联合传统化疗药、抑制血管生长的靶向药物等是否增加治疗应答率,而不增加药物副作用。国内外已发表的研究数据让我们看到了抗肿瘤药物不俗的治疗效果,让我们看到进一步治疗肿瘤、攻克肿瘤的新希望
 
在肿瘤免疫治疗方面的突破,除了大克隆抗体、细胞免疫治疗之外,大家还看到抗CD19的药物CAR-T。不久前FDA批准了CAR-T技术应用在恶性肿瘤的临床治疗,这也是一个历史性的、里程碑式的事件。过去这项技术主要应用于白血病、淋巴瘤等具有CD19标志物的肿瘤。由于缺乏表面特异性抗原的表达,所以CAR-T技术在实体瘤方面的研发相对缓慢。相信在寻找到实体瘤表面的特定抗原之后,我们距离应用CAR-T技术实体瘤的突破就不远了。
 
未来肿瘤细胞免疫治疗的相关研究一定会取得重大突破,免疫治疗很有可能成为恶性肿瘤的终结者。相信通过内科、外科、肿瘤科、放疗科、影像科、病理科等多学科团队合作,再加上逐渐发展完善的肿瘤免疫治疗理论,攻克肿瘤指日可待。
 
专家简介
 
李进教授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肿瘤医学部主任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理事长
亚洲肿瘤联盟(FACO)副秘书长
上海市抗癌协会胃肠肿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癌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版面编辑:洪山  责任编辑:付丽云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李进肿瘤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