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BCS中国之声丨王昕教授团队揭示肿瘤微环境的内分泌耐药相关基因模型,预测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预后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23/12/5 11:11:36  浏览量:3466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内分泌治疗在乳腺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然而部分患者,尤其晚期肿瘤会对内分泌治疗产生耐药性,使其随着疾病进展而失效。原发性和继发性内分泌耐药有多种分子机制,分析其中的耐药基因及模型对于后续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第46届圣安东尼奥乳腺癌研讨会(SABCS)于12月5日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圣安东尼奥举行,会议期间公布了内分泌耐药基因与激素受体阳性患者预后的关系,《肿瘤瞭望》特别邀请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王昕教授团队进行分享。

编者按:内分泌治疗在乳腺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然而部分患者,尤其晚期肿瘤会对内分泌治疗产生耐药性,使其随着疾病进展而失效。原发性和继发性内分泌耐药有多种分子机制,分析其中的耐药基因及模型对于后续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第46届圣安东尼奥乳腺癌研讨会(SABCS)于12月5日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圣安东尼奥举行,会议期间公布了内分泌耐药基因与激素受体阳性患者预后的关系,《肿瘤瞭望》特别邀请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王昕教授团队进行分享。
 
激素受体阳性(Hormone receptor positive,HR+)乳腺癌是最常见的乳腺癌类型,约占所有乳腺癌的70%。内分泌治疗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由于耐药机制错综复杂,内分泌疗法的疗效有限,患者预后较差。在这项研究中,我们基于多中心的RNA测序数据成功建立了内分泌耐药相关风险模型。该模型可代表肿瘤微环境特征,能较好的预测HR+乳腺癌患者的无复发生存期(recurrence-free survival,RFS)。
 
此研究中,我们通过LASSO分析和多因素cox回归筛选出7个基因,构建了反映两个中心共208名早期HR+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耐药的风险模型。并根据风险评分的中位数,将患者分为高危组和低危组。与低风险组相比,高风险组的预后明显较差,RFS更短。Time ROC曲线显示,本模型在预测1、3和5年RFS方面具有较好的能力。
 
GSEA分析表明,低风险组富集在细胞杀伤调控、炎症反应正向调控和T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等功能通路,表明该组具有较活跃的免疫浸润状态。高风险组富集结果为胶原代谢过程、细胞外基质结构成分和胶原纤维组织相关,而这些功能与癌症相关成纤维细胞(cancer-associated fibroblasts,CAFs)相关。ssGSEA分析也显示出一致的结果,低风险组免疫细胞(如NK细胞、肿瘤浸润淋巴细胞、CD8+T细胞)和免疫功能(如T细胞协同刺激、炎症促进、细胞溶解活性)的表达水平升高。
 
此外,三种经典方法(TIDE、EPIC和MCP-counter)一致认定CAFs主要存在于高风险组。CD8+T细胞是公认的负责发挥细胞毒性作用的主要细胞类型,我们观察到CD8+T细胞与CAFs之间存在负相关。这表明,CAFs可能会抑制CD8+T细胞的浸润,从而削弱其细胞毒性能力,导致高危患者群体的RFS缩短。
 
总之,由7个内分泌耐药反应相关基因构建的模型可用于HR+早期乳腺癌的预后预测并反映肿瘤微环境状态。低风险组的抗肿瘤免疫力增强,预后良好。而高风险组则表现出明显的CAFs浸润,这表明CAFs有可能阻碍免疫细胞浸润,并通过形成物理屏障和招募免疫抑制因子影响内分泌药物的疗效。从而导致高风险组患者的预后较差。因此,抑制这些基因可能是逆转HR+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耐药的一种有效方法。
 
康玺玉研究生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乳腺外科研究生
 
王昕教授
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乳腺外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北京市政协委员、青联常委,北京杰青
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青年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北京围手术期医学研究会乳腺外科专委会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委会乳腺学组副主任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乳腺疾病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医药教育学会乳腺疾病专业委员会常委
北京肿瘤学会乳腺外科专委会常委
获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奖、中国抗癌协会青年科学家奖等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课题10余项
 
▌参考文献:
Xiyu Kang,Jiaxiang Liu,Xin Wang.An Endocrine Resistant-Related Gene Signature Revealing the Tumor Microenvironment to Predict the Prognosis of Hormone Receptor-Positive Breast Cancer Patients.SABCS 2023 PO5-21-05.

 

 

 

 

版面编辑:张靖璇  责任编辑:无医学编辑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乳腺癌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