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3日至25日,美国临床肿瘤学会胃肠肿瘤研讨会(ASCO GI)在美国旧金山举行,汇聚了全球消化道肿瘤最新进展。会上,福建省肿瘤医院林榕波教授团队公布的SYLT-026研究结果引起了广泛关注。该研究针对错配修复正常/微卫星稳定(pMMR/MSS)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患者,予以双特异性抗体卡度尼利单抗+贝伐珠单抗+FOLFOXIRI进行一线治疗,初步展示了100%的客观缓解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肿瘤瞭望》记者第一时间奔赴现场,邀请林榕波教授分享SYLT-026研究的最新成果,并揭示该研究的临床意义。
编者按:2025年1月23日至25日,美国临床肿瘤学会胃肠肿瘤研讨会(ASCO GI)在美国旧金山举行,汇聚了全球消化道肿瘤最新进展。会上,福建省肿瘤医院林榕波教授团队公布的SYLT-026研究结果引起了广泛关注。该研究针对错配修复正常/微卫星稳定(pMMR/MSS)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患者,予以双特异性抗体卡度尼利单抗+贝伐珠单抗+FOLFOXIRI进行一线治疗,初步展示了100%的客观缓解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肿瘤瞭望》记者第一时间奔赴现场,邀请林榕波教授分享SYLT-026研究的最新成果,并揭示该研究的临床意义。
SYLT-026研究简介
研究设计:
SYLT-026研究是一项多中心、单臂Ⅱ期研究,纳入了18至75岁、未经治疗的pMMR/MSS mCRC患者。要求所入组患者根据RECIST 1.1标准至少有一个可测量病灶,ECOG体能状态(PS)评分为0-2,且器官功能良好。排除了dMMR/MSI-H患者或既往接受过免疫治疗患者。符合条件的患者接受FOLFOXIRI方案联合贝伐珠单抗和卡度尼利单抗治疗,每2周一个周期,最多治疗12个周期,随后予以氟嘧啶类+贝伐珠单抗+卡度尼利单抗维持治疗,最多维持52周,或直至疾病进展、出现不可接受的毒性或撤回知情同意。有无肝转移患者被均匀纳入,现有患者中10例有肝转移,10例无肝转移。主要研究终点是根据RECIST 1.1标准评估的ORR。
研究结果:
截至2024年8月30日,共纳入20例患者,中位年龄为65.5岁(范围:33–74岁)。其中,40%的患者ECOG PS评分为1或2,55%的患者转移灶≥3个,7例患者(35%)存在RAS或BRAF突变。中位随访时间为5.0个月,15例患者接受了至少两次影像学评估,结果显示确认的ORR为100%(15/15),DCR也为100%。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数据尚未成熟。所有20例患者均出现了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其中大多数为1-2级,仅1例患者(5%)因免疫相关结肠炎而停药。最常见的3-4级不良事件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症(55%)、白细胞减少症(15%)、输注反应(5%)、皮炎(5%)、结肠炎(5%)、贫血(5%)、ALT升高(5%)和腹泻(5%)。未发现新的安全性信号。
研究结论:
综上所述,卡度尼利单抗联合FOLFOXIRI和贝伐珠单抗一线治疗pMMR/MSS mCRC显示出有前景的疗效和可控的安全性,有必要在更大规模的临床试验中进行进一步研究验证。
01
《肿瘤瞭望》:您的SYLT-026研究成功入选ASCO GI,请您介绍一下研究的设计初衷。
林榕波教授:非常荣幸我们的SYLT-026研究能以壁报形式在ASCO GI上展示。此项研究在三药FOLFOXIRI方案联合贝伐珠单抗的基础上,加用了我国自主研发的双特异性抗体卡度尼利单抗(AK104),对pMMR/MSS mCRC患者一线治疗进行了探索。
众所周知,在免疫治疗时代,肠癌治疗领域的整体疗效仍有提升空间。然而,对于pMMR/MSS肠癌患者,有效的免疫治疗药物尚不能满足临床需求。我们持续在临床上努力尝试将免疫治疗引入肠癌治疗,以期为患者带来更长的生存时间和更好的治疗效果。
既往已开展了多项针对具有pMMR/MSS特征的肠癌患者的免疫治疗相关研究,比如Ⅱ期Atezo TRIBE研究,其结果显示能够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在此类循证医学证据的基础上,我们使用了针对PD-1和CTLA-4的人源化双特异性抗体药物AK104展开探索,从机制上讲可能具有潜在更优的免疫治疗效果。
在SYLT-026研究的临床实践中,我们选择了化疗强度较高的三药FOLFOXIRI方案,理论上能够释放更多的肿瘤抗原,又联合了抗血管生成药物贝伐珠单抗以期提高治疗效果,并进一步增强免疫治疗的协同作用。此次ASCO GI公布的数据也反馈了此点,所入组的患者中有15例接受了至少两次疗效评价,其治疗有效率达到了100%。该研究的随访时间尚不充足,暂未展示生存数据。目前该研究仍在随访中,计划将于2025年的欧洲肿瘤内科年会(ESMO)上向大家汇报生存数据。
02
《肿瘤瞭望》:请您点评一下该研究的意义。
林榕波教授:目前来看,我们的研究取得了极高的患者有效率。在该研究的临床实践过程中,部分患者甚至达到了病理完全缓解(pCR)或转化为可手术状态,令人振奋。总之,首先,我们希望该研究能够提高更多晚期患者的治疗效果。其次,我们非常希望卡度尼利单抗+贝伐珠单抗+FOLFOXIRI的新型免疫治疗策略能够让患者实现长期生存。最后,我们还希望有更多的患者能够通过该方案转化为可手术状态,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林榕波教授
福建省肿瘤医院
福建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整体评估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福建省抗癌协会癌痛专委会主任委员
CSCO第五届理事
CSCO胃癌专家委员会委员;CSCO胃癌诊疗指南执笔人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靶向治疗专委会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癌痛整合治疗专委会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中西整合神经内分泌肿瘤专委会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和姑息治疗专委会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中西医整合肿瘤专委会委员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肿瘤舒缓治疗学分会常委
福建省抗癌协会肿瘤心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学分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福建省肿瘤转化医学重点实验室成员
2012-2015年援博茨瓦纳公主玛丽娜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