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肿瘤瞭望>资讯>正文

范云教授:肺癌治疗不可缺少的“佐剂”-抗血管生成药物的现状和走向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19/8/13 10:16:35  浏览量:15641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目前临床可用的抗血管生成药物从作用靶点来看,可以分为单靶点、多靶点和泛靶点三类;

目前临床可用的抗血管生成药物从作用靶点来看,可以分为单靶点、多靶点和泛靶点三类;单靶点药物的代表为主要靶点VEGF-A的贝伐珠单抗,抗VEGFR2单抗雷莫芦单抗;我国自主研发的安罗替尼是多靶点药物;泛靶点代表药物是恩度。根据分子量也可以分为小分子类和大分子蛋白类。在肺癌治疗方面,如何在临床中将抗血管生成药物这一利器运用的游刃有余呢?浙江省肿瘤医院范云教授在2019 CSCO长白肿瘤高峰论坛作题为《抗血管生成药物在肺癌中的现状和走向》的精彩演讲。
 
一. 驱动基因阴性患者,抗血管药物如何组团攻击?

1. 抗血管生成与化疗联合
 
基于E4599、Beyond等研究,NCCN指南、ASCO、ESMO指南均推荐驱动基因阴性非鳞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一线治疗可选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以下我们简要介绍近期抗血管生成治疗在晚期NSCLC治疗领域的进展。
 
2019 ASCO报道的ECOG-ACRIN 5508(abstract #9002)和COMPASS研究(abstract #9003)讨论了维持治疗这一议题。ECOG-ACRIN 5508是一项换药维持的临床研究,患者一线接受紫杉醇联合卡铂、贝伐珠单抗治疗后随机分为三组:贝伐珠单抗、培美曲塞和贝伐珠单抗+培美曲塞组,主要研究终点为OS。研究结果提示:双药维持治疗组较单药维持治疗组显著改善患者PFS,但是不能够改善OS,且不良反应较单药组增多,但可耐受。COMPASS研究是一项同药维持研究,研究结果提示,贝伐珠单抗+培美曲塞双药维持治疗组较贝伐珠单抗单药维持组显著改善患者PFS(5.7个月 vs. 4.0个月),但是不能够改善OS(23.3个月 vs. 19.6个月),P值未达到统计学差异,亚组分析提示年龄<70岁和EGFR野生型患者可有OS获益。联合组不良反应增多,但是可耐受。
 
总体来讲,贝伐珠单抗+培美曲塞双药维持可改善PFS,不能够改善OS,我们可以选择单药维持,培美曲塞和贝伐珠单抗维持治疗皆可。
 
 
 
2. 抗血管生成与免疫的联合应用
 
临床前研究提示,免疫和抗血管治疗有协同作用;Impower150临床研究提示,在紫杉醇联合卡铂及贝伐珠单抗三药治疗基础上加上Atezolizumab可改善患者的PFS和OS,尤其是在伴随有肝转移的患者中, PFS和OS改善明显。基础研究提示,肝转移的微环境,其VEGF表达升高,可介导免疫耐受,而抗血管生成药物和免疫药物、化疗恰好起到协同作用,因此可以解释Impower150研究中肝转移患者的生存获益。周彩存教授在2019 ASCO汇报的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治疗晚期NSCLC的I/II期研究为NSCLC患者带来新希望,这也告诉我们,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免疫治疗是一个可以探索的方向。
 
 

二. 驱动基因阳性患者,抗血管药物可否锦上添花?
 
贝伐珠单抗联合TKIs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联合方式,NEJ026/JO25567研究告诉我们,在EGFR敏感突变阳性的患者,一线厄洛替尼联合贝伐珠单抗可改善患者的PFS。RELAY研究提示,厄洛替尼联合雷莫芦单抗一线治疗EGFR突变人群的PFS可达19.4个月,各个亚组均获益。
 
中国的抗血管生成联合TKI(A+T)研究正在进行中,我们非常期待中国数据。三代EGFR-TKI联合贝伐珠单抗是否更优?今年ASCO会议,一项II期研究(Abstract #9086)告诉我们,奥西替尼联合贝伐珠单抗一线治疗敏感突变患者人群PFS可达18.4个月,其III期研究正在进行,我们静待是否会有PFS的提升。
 
 
 
范云教授最后总结,对于驱动基因阴性非鳞NSCLC患者,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为一线标准治疗,维持治疗优选培美曲塞或贝伐珠单抗单药,未来走向为在此基础上联合免疫的个体化治疗;
 
对于EGFR突变的NSCLC患者,贝伐珠单抗联合EGFR-TKI提供了治疗新选择,未来方向为三代TKI联合抗血管药物;但是,A+T仍然需要更多的数据来支持,如何个体化选择联合治疗人群是重中之重!
 
专家简介
 
 
范云 教授
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浙江省肿瘤医院胸部肿瘤内科主任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理事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小细胞肺癌专家委员会副主委
浙江省抗癌协会肿瘤内科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
浙江省医师协会肿瘤精准治疗专委会主任委员
浙江省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常委

版面编辑:洪江林  责任编辑:张彩琴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抗血管生成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