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H 5分钟丨周剑峰教授快评:淋巴瘤新进展——从基础到临床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20/12/11 10:25:10  浏览量:8779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编者按:第62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正以线上的形式举行,《肿瘤瞭望》特推出“ASH 5分钟”特别栏目,四位大咖联袂担任每日新闻播报员,纵览全天内容,精选最热点、最重磅、最有趣的研究,5分钟即可get最新热点。最后一期将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周剑峰教授分享ASH热点内容【淋巴瘤新进展——从基础到临床】。

温馨提示:搭配5分钟音频食用效果更佳哦



一、#173.一项关于DSP107,新型的双功能融合蛋白抑制剂,可抑制CD47和以及激活4-1BB,从而触发先天性和适应性的抗肿瘤免疫应答的研究


研究目的


探究新CD47单抗(DSP107)联合利妥昔单抗在复发或难治性DLBCL(R/R-DLBCL)治疗中的疗效,且论证抑制CD47能否激活固有免疫系统,增强巨噬细胞和树突细胞的MHC抗原呈递功能,从而激活T细胞功能。


研究方法


4-1BB属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成员(TNFRSF9),主要表达于活化的T细胞,是T细胞协同刺激分子,其配体为4-1BBL,当4-1BB与4-1BBL结合时可刺激T细胞和B细胞的活化和增殖。DSP107可特异性与肿瘤细胞表面的CD47相结合,进而阻断CD47/SIRPα信号途径。此外,DSP107能在抑制CD47的前提下与4-1BB相结合,激活4-1BB途径从而促进固有和适应性免疫应答,产生抗肿瘤作用。



研究结果


①DSP107单药或联合利妥昔单抗对DLBCL细胞系或来源于患者体内的DLBCL细胞均能发挥吞噬作用。


②经过24小时的孵化,较之于对照组而言,DSP107+利妥昔单抗组能使剩余的肿瘤细胞数量减少达85%,显著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


③将HT1080.4-1BB细胞系与CHO细胞系(异位表达CD47)共同孵化,结果显示仅在DSP107与CD47相结合之后才出现4-1BB信号途径的激活。并且在体外实验中表明,在混合的细胞系(即HT1080.4-1BB细胞系与CHO细胞系)和源自于患者的DLBCL细胞中,4-1BB信号途径的激活能发挥促进T细胞增殖和T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


④将经过DSP107治疗的SUDHL6细胞系和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共同注射至小鼠体内,结果显示,较之于仅注射PBMCs的小鼠而言,其小鼠的肿瘤组织体积明显缩小。



点评


此项研究虽然只是基础研究,但能入选口头报告必定有其意义。复发或难治性DLBCL(R/R-DLBCL)是目前临床关注热点,既往标准治疗并不理想,至少约50%的患者经过一线治疗后未能获得完全缓解。近年来虽然有不少新的药物在淋巴瘤治疗中展现出潜力,包括以PD-1为代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以激活免疫检查点以及免疫信号从而杀伤肿瘤细胞,在霍奇金淋巴瘤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在DLBCL中却未能展示出优异的效果。ORR率只维持在30%左右,CR率约10%-15%左右。DLBCL患者大多处于免疫抑制状态,如何重新激活T细胞识别和杀伤功能,是否能够借鉴PD-1类药物的机理呢?我认为#173展示了一个非常不错的理论前景。本研究亮点在于以CD47为靶点激活ATC的同时激活4-1BB信号通路。这一信号通路可以温和且持久地激活T细胞,这一巧思,能最大限度地使药物识别肿瘤细胞并产生长久持续的效应。本研究在体内外同时进行了验证,也在相应细胞系的小鼠上产生了持久的效应。可见在未来,这一新的理论很有可能转化为DLBCL患者的新治疗方案,且能豁免化疗。利用自身巨噬检查点联合T细胞的信号位点这一治疗理念极具前瞻性,也十分期待后续的进一步探索。


二、#336.一项随机的III期iNNOVATETM研究:伊布替尼联合利妥昔单抗对照安慰剂联合利妥昔单抗用于治疗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M)的五年随访数据更新


研究目的


探索伊布替尼(Ibrutinib)单药或联合利妥昔单抗用于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M)患者的各线治疗的效果、安全性。


研究方法


纳入150例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M)患者,1:1分配至伊布替尼+利妥昔单抗(IR, n=75)或安慰剂+利妥昔单抗(n=75)进行治疗。该研究的主要终点指标包括:无进展生存(PFS)、总体生存(OS)、血红蛋白改善情况、至下次治疗的间隔时间(TTNT)及安全性。



研究结果


在中位随访50个月后,有效性方面:


①在无进展生存(PFS)方面,伊布替尼+利妥昔单抗(IR)方案组的中位PFS尚未达到(NR),安慰剂+利妥昔单抗组的中位PFS为20.3月(HR=0.25,95%CI:0.15~0.42; p<0.0001)。在第54个月时的PFS分别为68%(IR)vs 25%(安慰剂+R)。


②无论患者既往接受治疗的情况、基因型(MYD88L265P/CXCR4WT; MYD88L265P/CXCR4WHIM ; MYD88WT/CXCR4WT)及基线特征如何,亚组分析显示,IR方案较之于安慰剂+R方案组而言均能带PFS的优势。


③IR方案组的主要缓解率(即≥部分缓解)可达76%,而安慰剂+R组仅为31%(p<0.0001);总体缓解率分别为92%(IR组)vs 44%(安慰剂+R),p<0.0001)。


④ 在改善血红蛋白(Hgb)方面,IR方案组明显更为占优,持续的Hgb改善率分别为77% vs 43%;p<0.0001)。


⑤在总体生存(OS)方面,两组方案的中位OS均未达到(NR),54月时的OS率分别为86% vs 84%。



在安全性方面:研究中最常见的3~4级不良事件(AEs)包括房颤(16%)、高血压(15%)、中性粒细胞减少症(13%)、贫血(12%)。需要指出的是,无患者因不良事件导致伊布替尼停药。



研究结论


伊布替尼+利妥昔单抗(IR)在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M)患者中可带来显著且持续的疗效和生存优势。在安全性方面,IR方案组的不良事件(AEs)发生率可控,无新的AEs出现。


点评


华氏巨球蛋白血症是一种少见的惰性淋巴细胞,致病原因是带有浆液细胞分化的粒细胞产生肿瘤性病变,产生许多血清单克隆IgM(浆液型),表现为贫血、出血、内脏侵犯、神经系统损害、肾功能损害等。既往临床上对于这类患者采用R-CHOP方案进行治疗,但对降低IgM蛋白水平和改善贫血情况有限,因此研究人员一直以来都在试图寻找更有效方案。自BTK抑制剂出现以来,有研究指出,将伊布替尼应用于早期WM患者显示出治疗前景,但长期获益究竟如何?本次ASH会议上的iNNOVATETM 5年随访数据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答案。从疗效看结果来看,治疗组PFS直至发表为止仍未达到,但对照组来看PFS仅有2年。在第54个月时治疗组PFS率仍有68%,安慰剂只有25%。更重要的是在亚组分析中所有不同突变的患者均有获益。而在改善贫血方面,伊布替尼也显示出了显著的疗效(77%),我相信随着更长期的随访观察和进一步成熟的数据的公布,很快伊布替尼联合利妥昔单抗的治疗方案将会被所有医生接受,成为治疗WM患者新的标准方案。


三、#477.来自加拿大Alberta研究回顾性分析:关于静脉注射高剂量甲氨蝶呤预防高危的弥漫大B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复发的有效性


研究目的


目前,国际上的指南推荐应用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来预防高危DLBCL患者出现CNS复发,但支持该治疗的实践证据并不充分,因此该真实世界研究旨在探讨HD-MTX在预防CNS复发的有效性。


研究方法


纳入2012年~2019年间的906例成年DLBCL患者(18~70岁):


对于2012年~2015年的DLBCL患者,若伴有LDH升高、ECOG>1或结外病灶超过一处,则接受HD-MTX预防CNS复发。


对于2015年之后的DLBCL患者,若伴有CNS-IPI为4~6分、双打击淋巴瘤或睾丸受累,则接受HD-MTX 3.5g/m2静脉注射(分别在R-CHOP的第2、4和6周期结束后)。此外,若DLBCL患者预后很差(IPI评分4~5分),则接受更高强度的免疫化疗(EPOCH-R、R-CODOXM、R-IVAC或R-CHOP等)+自体干细胞移植巩固治疗。利用模型评估CNS复发风险大小、相关因素、总体生存(OS)及无进展生存(PFS)。



【研究采用模型为:淋巴瘤中枢侵袭的危险因素(CNS-IPI)是一项评估高危DLBCL患者发生CNS复发的评分系统,主要包括4~6项危险因素:①年龄>60岁 ②ECOG>1 ③LDH升高 ④Ann-arbor分期III-IV ⑤结外病灶超过一处 ⑥肾或肾上腺累及。】



研究结果


中位随访35.3月,结果显示:①CNS-IPI评分0-1、2~3及4~6的DLBCL患者发生CNS复发的风险依次为1.9%、4.9%和12.2%。



②与CNS复发风险相关的因素包括APLCPG高危(HR=4.69, 95%CI:2.51~8.76)、CNS-IPI评为4~6(HR=4.26, 95%CI:2.22~8.16)及睾丸累及(HR3.45, 95%CI:0.43~27.34)。③有115例高危DLBCL患者接受了HD-MTX预防治疗,结果发现其CNS复发率为11.2%,而未接受HD-MTX的DLBCL患者的CNS复发率为12.2%,两者并无显著差异(p=0.82),见下表。


表1:接受HD-MTX并不降低CNS复发风险


④有35例患者接受高强度免疫化疗、68例患者接受自体干细胞移植巩固治疗,结果表明其CNS的复发率要低于接受传统R-CHOP方案的DLBCL患者,分别为6% vs 14%。⑤通过多因素分析发现,接受HD-MTX和高强度免疫化疗与CNS复发风险、PFS及OS无显著的相关性;而接受自体干细胞移植巩固治疗则可降低降低CNS的复发风险(HR=0.30, 95% CI:0.09~1.01)、提升PFS(HR=0.41, 95% CI:0.24~0.71)和OS(HR=0.56, 95% CI:0.32~0.98),详见下表2。


表2:仅自体干细胞移植巩固治疗可降低CNS复发风险、提升PFS和OS


研究结论


CNS-IPI为4~6分、双打击淋巴瘤或睾丸受累是DLBCL患者CNS复发的高危因素。但接受HD-MTX并不能降低高危DLBCL患者的CNS复发风险,而自体干细胞移植巩固治疗则能降低CNS复发率、改善PFS和OS。


点评


该研究是来自于加拿大的一项研究,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有2%-10%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会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复发,虽然临床上常规应用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来预防高危DLBCL患者出现CNS复发。但究竟效果如何?本研究为这一疑问画上了完满的句号。研究纳入2012年-2019年间的906例成年DLBCL患者。研究结果表明,首先此评分系统能够准确判断患者中枢复发情况,其次在中位随访35.3月中,有115例高危DLBCL患者接受了HD-MTX预防治疗,其CNS复发率为11.2%,而未接受HD-MTX的DLBCL患者的CNS复发率为12.2%,两者并无显著差异(p=0.82),也就是说HD-MTX并不能降低复发。这一结论表明对于CNS-IPI 4~6分或双打击淋巴瘤或睾丸受累的高危患者,单纯使用HD-MTX效果并不理想,而进行自体干细胞移植巩固治疗,则能够改善复发患者的PFS、OS。对于临床医生来说,后续更应探索细胞免疫治疗能否降低CNS复发率的进一步临床研究。

版面编辑:洪山  责任编辑:吴承恒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血液

分享到: 更多

相关幻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