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HA中国之声丨潘静教授:探寻CAR-T疗法的边界,让更多的肿瘤患者获益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21/6/11 10:45:19  浏览量:8086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编者按:2021年6月9日-17日,第26届欧洲血液学年会(EHA 2021)以线上形式召开。本次EHA大会上,高博医学(血液病)北京研究中心北京博仁医院潘静教授团队共有两项学术成果(大会摘要号:S115、S119)入选大会口头发言,成果引人瞩目。潘静教授从事儿童血液科临床工作多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及科研经验。她在儿童白血病的化疗、CAR-T细胞免疫治疗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目前每年进行CAR-T治疗难治复发B系淋巴细胞白血病数百例,疗效在国际处于先进水平。在ASH、EHA、ASCO等肿瘤领域的国际大型学术舞台,几乎都能看到她的身影。本刊特邀潘静教授进行了深度访谈,请她分享CAR-T疗法在儿童白血病的临床治疗中的收获和启示。

《肿瘤瞭望》:CAR-T细胞治疗已成为目前恶性血液肿瘤治疗的明星疗法,您在应用CAR-T细胞治疗儿童白血病方面有着多方面的成果。您在今年EHA大会上报道的一项CAR-T细胞治疗在儿童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中远期随访数据,结果如何?


潘静教授:今年的EHA年会上,我们在CAR-T细胞治疗方面共有两项口头报告,首先是一项序贯CD19-22 CAR-T细胞治疗难治/复发性B-ALL 20例患者的远期随访结果(大会摘要号:S115)。这个项目从2017年开始启动,2019年底该项研究的初期成果被Blood杂志接收,2020年1月正式发表。当时我们只做了早期的疗效及长期持久缓解方面的评估。为了观察患者远期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我们对这部分患者一直进行着随访,这也是我们前面工作的一个延伸。


最初CD19-CAR-T治疗难治复发B-ALL展现出了很好的疗效,但国外长期观察CD19-CAR-T治疗B-ALL 5年不复发生存率仅20%左右。我们团队在很早便注意到了CD19-CAR-T治疗后复发问题,多年来不断研究创新,试图解决这一棘手问题。我们团队采用CD19-22 CAR-T细胞序贯治疗r/r B-ALL,在此次大会上报告了长期随访结果。中位随访时间27.3(9.8~36)个月,采取CD19-22 CAR-T细胞序贯疗法治疗的20例难治复发B-ALL患者的2年LFS和OS分别为60%(95%CI,38.5-81.5%)和80%(95%CI,61.2-100.0%),长期无病生存与CAR-T细胞持续时间延长有关。


《肿瘤瞭望》:临床上对于B-ALL患儿,您推荐怎样的治疗策略?


潘静教授: 一方面,目前初治的B-ALL患儿化疗的临床疗效非常好,因此建议对于初治的患者进行规范性的化疗(如:18方案、美国方案)。另一方面,要做好早期高危基因的筛查,如TP53突变与后期高复发风险相关。随着二代基因测序(NGS)的广泛应用,很多患者对于检测结果难免感到担忧,其实也不必过于恐慌,只要对个别基因保持关注即可。对于微小残留病(MRD)下降非常缓慢,如顽固性MRD阳性的患儿,或者疑似复发的患儿,相对于增强的化疗方案,个人建议首选CAR-T细胞治疗,大部分患者可以有明显获益。


不过,CAR-T细胞治疗并不是可以一劳永逸的,后期可能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我们需要建立在一整套关于CAR-T治疗的完善的管理体系,从患者筛选、靶点选择、到随访观察、以及后期的桥接移植。这样才能保障每一位患者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那套方案。这也是我们目前致力于去做的一件事。


《肿瘤瞭望》:除了B-ALL,我们关注到您也在探索CAR-T细胞治疗在T 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中的应用。首先,请您比较一下这两种类型的白血病治疗上的异同点?


潘静教授: 先说二者的相同点:它们的治疗原理是一样的,都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在体外给T细胞加入一个能识别肿瘤细胞,并且同时激活T细胞杀死肿瘤细胞的嵌合抗体,改装后的CAR-T细胞再回输到患者体内,可以精准地找到癌细胞,并与其同归于尽。


不同点则有很多:首先,二者的靶点不一样,B-ALL的靶点有CD19、CD22、CD20,T-ALL的靶点主要有CD7和CD5。其次,对于B-ALL的患者,他们的T细胞是正常的,因此采用患者自身的T细胞,或者移植后供者的T细胞进行CAR-T的组装;而T-ALL患者的T细胞本身是不正常的,因此我们完全采用供者的T细胞进行组装,并且还要对其进行基因敲除,使其不再表达CD7,从而避免CAR-T细胞在患者体内的“自相残杀”。第三,在临床反应方面,因为T-ALL患者使用的CAR-T细胞完全来源于供者的T细胞,因此在体内可能出现排异;此外,我们在临床中发现CD7的CAR-T细胞在体内维持的时间非常长,所以如果患者出现复发,可能与B-ALL的复发原因(CAR-T丢失)不同,而在于肿瘤丢失抗原CD7而导致的复发。


《肿瘤瞭望》:在既往研究的基础上,您对于这次CAR-T在治疗T-ALL的临床探索在CAR-T设计上有哪些考量?


潘静教授: 在临床前期CAR-T的设计上,我们主要考虑的有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为了避免我们前面所说的T细胞在体内的互相残杀的问题,我们需要把CD7的表达限制在内质网里,使其不在表达在细胞膜上,即“intra-block”。另一方面,转阴的过程是“一步走“还是”两步走”。有些团队在技术操作上,先将T细胞的CD7转阴,然后再装配上CAR,这是“两步走”的方法。我们选择的是“一步走”,即转阴和装配同时进行。两种方案的差别主要是时间的长短。“一步走”的好处是为培养时间大大缩短,临床争取了更多的时间,T-ALL的肿瘤细胞增殖非常快,临床前期的工作耗时延长,那么患者肿瘤进展的概率会非常高,可能导致患者失去CAR-T治疗的机会。


临床上我们主要考虑的,一个是供者,一个是CAR-T在体内维持的时间,还有一个是远期的疗效。目前在副反应方面,没有观察到比较严重的免疫缺陷的状况,时间上我们还会再继续观察。


《肿瘤瞭望》: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这次EHA年会上报道的最新临床研究设计以及研究结果?


潘静教授:临床研究设计是一门专门的学问,它需要临床设计团队、统计团队的共同参与。做了这么多免疫治疗相关的临床研究,我发现一个问题:传统的临床设计无法满足免疫治疗的临床研究。比如,传统的临床I期临床试验是考察患者最高的耐受剂量,即“剂量爬坡”,如果患者出现毒性反应就停止增加剂量。但是,在CAR-T治疗上不是这样的。正如CAR-T之父Carl H. June 曾经在Nature杂志发表过一篇文章,他说:“我只需要一个细胞,只要它能够在体内扩增,我就能够治好这个病人。”是的,CAR-T是一个活的药物(living drug),我们不能用传统的剂量递增去设计考察CAR-T的耐受剂量。临床上有可能我们给患者输入很低剂量的CAR-T,但是患者却出现了很高的毒性反应,因为它在体内扩增得很好;也有可能给患者输入的剂量很高,但是它体内扩增不好,患者却没有出现毒性,甚至治疗无效。


因此,目前关于CAR-T最新的临床设计是我们要寻找一个平衡点——效靶比,即最有效的剂量/相应的可接受的毒性。这才是为CAR-T治疗量身定做的研究设计方案,我们所得到的疗效、安全方面的数据会更加真实,此外,在临床适应证方面,可以更加真实地找出哪些患者究竟可以在CAR-T治疗中获益。我们后期将要开展的临床研究所要运用的设计方案,这也是我们所期待的。


《肿瘤瞭望》:最后,请您谈谈该项研究具有怎样的临床价值,它给我们在CAR-T治疗恶性血液肿瘤方面有哪些有益的启示?


潘静教授:从我们序贯CD19-22 CAR-T细胞治疗难治/复发性B-ALL患者的长期数据来看,我们在尝试探索这项序贯的研究结果是否仅是昙花一现,包括我们为了更好运用CAR-T治疗所建立起来的一整套管理体系,都是为提高患者的远期疗效而做的努力。我们希望做到为B-ALL患者提供更精确、更个性化、更好疗效的CAR-T治疗。


对于CAR-T在治疗T-ALL的临床探索,我们从一个概念,到临床上零星病例的应用,再到开展系统性的临床I期试验,这方面也是一个突破。接下来,我们希望在扩适应证方面进行更多的探索。因为T系白血病/淋巴瘤还有很多等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希望在一些CD7阳性的恶性血液肿瘤中进行更多的尝试。对于危险度高的、肿瘤负荷大的患者,我们希望尝试应用多学科诊疗(MDT)模式,通过多学科合作,去帮助到那些原本我们无法接触到患者,帮助他们缓解、获益。


专家简介

潘静

M.D./Ph.D.  副主任医师

高博医学(血液病)北京研究中心北京博仁医院儿童血液病专家,儿童免疫治疗组专家。

中国抗癌协会小儿肿瘤专业委员会专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医药生物技术临床应用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目前独立管理床位数 34 张的儿童血液病区。从事儿童血液科临床工作多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及科研经验。特别是儿童白血病 CAR-T 细胞免疫治疗方面进行了探索性研究。致力于 CAR-T 的分层治疗,优化 CAR-T 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处理,建立 CAR-T 治疗后的疗效监控体系。2015 年起开始从事 CAR-T 细胞临床试验,目前每年进行 CAR-T 治疗难治复发 B 系淋巴细胞白血病儿童 200 多例,疗效在国际处于先进水平。相关的 CD19 CAR-T 临床研究、CD22 CAR-T 临床研究、CD19-22 序贯 CAR-T 研究等,较早发表在国际血液病权威杂志期刊 blood 和Leukemia,CD22 CAR-T 临床研究、CD19-22 序贯 CAR-T 研究两项研究被《ESI》高被引论文收录。

2020年开始从事T-ALL相关的CAR-T研究,并多次在国内外学术会议(美国临床肿瘤大会ASCO,美国血液年会 ASH、欧洲血液年会 EHA、日本血液年会 JSH)汇报团队免疫治疗的最新进展。

版面编辑:洪山  责任编辑:李春明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血液

分享到: 更多

相关幻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