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CO热评丨程颖教授:长半衰期双特异性抗体的优势、风险和前景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21/6/4 10:58:52  浏览量:7214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2021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将于2021年6月4~8日在线举行。

编者按:2021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将于2021年6月4~8日在线举行。在肺癌领域的壁报讨论专场,三项小细胞肺癌的研究值得关注(Abstract 9508、8509和8510)。《肿瘤瞭望》特邀吉林省肿瘤医院程颖教授对三项研究进行点评,本文介绍程颖教授点评双特异性抗体AMG 757用于小细胞肺癌(SCLC)的I期研究结果。

 
 
基于双特异性T细胞衔接系统(BiTE?)开发的靶向Delta样配体3(DLL3)的长半衰期双特异性抗体AMG 757治疗小细胞肺癌(SCLC)的I期研究结果更新
 
Updated results from a phase 1 study of AMG 757, a half-life extended bispecific T-cell engager (BiTE) immuno-oncology therapy against delta-like ligand 3 (DLL3), in small cell lung cancer (SCLC).
 
作者:Taofeek K. Owonikoko,et al.
 
摘要号:8510
 
背景:DLL3是Notch信号抑制性配体,与正常组织相比,SCLC高表达,是SCLC有希望的治疗靶点。AMG 757是一种半衰期延长的双特异性抗体,连接T细胞表面的CD3,导致T细胞依赖的肿瘤杀伤。来自AMG757 9个剂量组治疗SCLC患者的数据见到初步的疗效,确认的PR为14%,本次报告来自AMG757治疗复发SCLC患者1期研究10个剂量组的安全性、疗效和药代动力学数据(NCT03319940)。
 
方法:AMG 757 (0.003-100 mg) 静脉注射每2周一次,纳入的病人为至少1种铂类为基础的方案治疗进展的SCLC患者,应用RECIST 1.1标准评估抗肿瘤活性。
 
结果:至2021年1月11日,AMG 757在10个剂量水平(DLs:0.003-100 mg)入组64例患者,将至少接受1个剂量AMG 757治疗的患者纳入分析。患者中位年龄为64岁(32-80)ECOG PS 0-1的患者63例(98%),既往中位治疗线数为2线治疗(1-6),其中28例(44%)患者既往接受过PD-1/PD-L1抑制剂治疗。
 
中位治疗持续时间6周(0.1-71),53例(83%)患者发生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AE)。有16例(25%)患者发生≥3级AE,4例(6%)患者发生了≥ 4级AE; 1例(2%)患者发生5级AE (肺炎; DL5 [0.3 mg])。1例患者因AE导致治疗终止(该患者发生了3级脑病,DL10 [100 mg]);
 
27例(42%)患者发生了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 (CRS),7例(11%)患者为2级,1例(2%)患者为3级。CRS主要表现为发热(31%)、心动过速(17%)、恶心(13%)、乏力 (9%)和低血压 (9%)。CRS通常是可逆的,通过支持治疗、糖皮质激素和/或抗IL-6R治疗能够获得控制。CRS没有导致任何治疗停止;
 
60例患者可评价,分别接受了10个剂量的治疗,中位随访4.2个月 (0.2-18.6),确认的PR为8/60 例 (13%),在100mg剂量组中8例患者有5例(63%)获得了未确认的PR;
 
至应答中位时间为1.7个月(1.2-3.7)。获得PR的患者有71%(95% CI: 26-92)的患者应答持续的时间超过6个月;
 
DCR为43%,23例(38%)有肿瘤缩小。在评估的剂量范围内AMG 757 血浆暴露大致随剂量成比例增加。
 
结论:AMG 757在剂量高达100毫克时仍具有可接受的安全性,应答快速而持久,令人鼓舞的抗肿瘤活性在所有剂量范围内都可以看到,在高剂量组有5例未确认PR的患者仍在治疗中。

程颖教授点评
 
双特异性抗体具有与单抗无法比拟的优势,显示出非凡的前景,已成为抗体领域的研究热点。针对肿瘤治疗的双特异性抗体既可以靶向两种肿瘤治疗效应的靶点,也可以分别靶向肿瘤细胞和效应细胞,例如CD3双抗。AMG757就是通过CD3连接效应T细胞,将SCLC高表达的DLL3(notch信号抑制性配体)作为靶向肿瘤细胞的抗体,实现了“T细胞定向”免疫治疗的目的。2020年WCLC和2021年ELCC上陆续公布了AMG757治疗复发SCLC患者1期研究的结果,看到AMG757治疗复发SCLC包括既往接受过PD-1/PD-L1抑制剂治疗的患者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而且安全性可控。在今年ASCO这项研究再次更新的数据进一步证实包括在高剂量水平(100mg)上,AMG757治疗复发SCLC的安全性仍然可以接收,抗肿瘤活性让人鼓舞。
 
由于双特异性抗体可以靶向多个抗原或者抗原表位,与单抗相比,特异性更强,而且还能介导多种生物学效应协调发挥抗肿瘤作用,虽然双特异性抗体有诸多优势,但双特异性抗体的研发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由于没有天然的双抗,双特异性抗体的产生依赖于基因工程技术,因此技术平台成为影响双特异性抗体疗效、安全性商业化批量生产的关键。目前根据是否存在Fc区域,双特异性抗体可以分为存在Fc区的IgG样双抗和不含Fc区的非IgG样双抗。无Fc区域的双抗结构简单,免疫原性较低,但半衰期短;而存在Fc区域的双抗虽然半衰期获得延长,但是容易发生轻重链错配问题,分离难度增加,而存在Fc区域,增加免疫原性,诱导T细胞活化,增加CRS的风险。
 
AMG757这款双抗采用的是无Fc片段的非IgG样双抗技术平台BiTE?,为了解决半衰期短的问题,通过Fc融合提升半衰期,使AMG757的中位的半衰期达到9.8天,延长了患者治疗的间隔。然而基于BiTE?平台的双特异性抗体AMG 701、AMG 673、AMG 596或因为毒性或因为疗效暂停或者终止研究。可见改造后的双抗虽然延长了半衰期,但可能引起非肿瘤依赖的T细胞激活,依然有发生“细胞因子风暴”风险。尽管目前AMG757在1期研究中虽然没有严重的CRS发生,但也有近一半的病人出现CRS毒性,仍需谨慎考虑。最近FDA发布了双特异性抗体研发指南这将为双特异性抗体的质量、非临床和临床方面提供监管和指导。
 
双特异性抗体是SCLC免疫治疗领域的新星。SCLC超过一半的患者为免疫“冷”肿瘤,通过双特异性抗体和免疫联合治疗活化免疫效应细胞,改善免疫抑制微环境可能是更好的治疗策略。除了AMG757之外,靶向DLL3的CAR-T-AMG119,三特异性抗体HPN328(靶向DLL3,CD3和白蛋白(延长抗体的半衰期)),同时阻断PD-(L)1和TGF-β通路的新型双功能融合蛋白M7824,另外一些免疫治疗新靶点包括TIM3、LAG3联合PD-1/PD-L1抑制剂在SCLC领域也在进行探索。

版面编辑:洪江林  责任编辑:张彩琴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ASCO 2021

分享到: 更多

相关幻灯